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35|回复: 0

高考后“毕业三件套”花费数万,家长渡劫,孩子哭诉:没钱就别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06:55|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高考已经结束,就在不少家长总算松了一口气的时间,没想到“毕业三件套”的劫又来了,让不少家长直呼养不起。说是“毕业三件套”,其实现在在很多孩子哪里也许变成五件套了,从原来的手机+电脑+旅游到现在的,手机、电脑、旅游,聚会、驾照,这样的一套搞下来,没个两三万怕是下不来。
对于这么一大笔开销,家庭经济条件好一点的家庭咬咬牙,跺跺脚也许就抗住了,但是对于很多普通家庭的家长而言,确实有点犯难:这个钱不掏吧,其他孩子都有,觉得亏欠孩子,掏吧,一时之间拿出出这么多钱确实困难。


日前,在某社交平台上,一个女生发文哭诉,自己高考之后向家长要一万块买苹果手机和化妆品,却被家长拒绝,于是便在社交平台发小作文宣泄,称“连一万块都拿不出来,还生小孩干什么”。
有家长在社交平台发帖表现自己自己最近都快瓦解了,孩子考试成绩不怎么样,估计也就委曲上个民办本科,一年学费挺贵的,家里正发愁呢,孩子却提出要近两万块买手机,电脑和旅游。帖子下面上千条评论,有表现家有同款孩子的,有骂孩子不懂得感恩的,还有骂家长没教好孩子树立正确金钱观的。


没得到满足就大喊“没钱就别生”的孩子,当然是不应该,但真的是白眼狼吗?换位思考一下,他们这可能是出于“报复性赔偿”心理,孩子整个高中阶段学习压力巨大,想要购买电子产品,出去和同学聚会等要求大多被家长以学习的理由拒绝,高考一结束,孩子们便彻底放飞,有些家长出于赔偿的心理也会满足孩子的一些要求,这样便有了攀比,“毕业套餐”自然而然也就水涨船高,越来越贵了。苦了那些家庭条件不太好的家长了。
还有的家长喜好“苦情教育”,总把 “为你付出多少” 挂嘴边,这样孩子花钱时布满负罪感,长期积累下,“没钱别生我” 成了情绪爆发口。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些孩子们的言论,确实让人很无语,有孩子表现 “生养是不是恩”,只有兜底和托举才是恩”。这样的言论,无疑会让做父母的感到寒心,但也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觉和思考:孩子为什么会这么想?到底什么才是托举和兜底?


现在一提 “托举”,好像就得拼学区房、出国、人脉… 家长压力山大。但真正的托举,不是物质堆砌,而是无条件的爱。真正的托举,不是对父母的压榨,也不是对子女“挟恩图报”,而是像庇护一株幼苗一样,用爱去浇灌孩子。
“毕业 X 件套” 本质是消耗主义的陷阱,商家把 “芳华必须顶配” 灌输给孩子,家长和孩子都被卷进去。以前高考完,吃顿好的、买几件新衣服就很开心,现在非得晒最新款苹果、出国游,卷到标准无限高。
孩子年龄小,分不清 “必要” 和 “欲望”,很容易被同学影响。但家长得清醒:不是所有 “同龄人都有” 的东西,孩子都必须有。教孩子理性消耗、明白父母不易,比买 “顶配毕业礼” 重要一万倍。


当然,家长也大可不必因为愧疚就盲目满足孩子,也别因为没钱就布满负罪感。真正的托举,是教会孩子 “爱与责任”—— 让他知道,父母的爱是无条件的,但生存的不易也必要共同承担。高考结束不是终点,而是成长的新起点,别让物质攀比绑架了芳华。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711A05Q1O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