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精读君陪伴你终身发展的第4286天
精读君通识词典已上线2142个词条
01
最近毕业季,班级群也面对解散,有些家长觉得解散可惜,希望留着,这本无可厚非,但是有的人说出的话一点也不符合家长身份。
群里有位家长半开玩笑地表示,班级群可以留着日后相亲用,结果遭到不少家长的白眼。
他的本意大概是好的,但是没有考虑到群里其他家长的心情。
首先,作为只参加几次家长会和其他家长仅有几次照面的情况下,开这种玩笑别人未必会觉得对方幽默。
其次,对于这位家长自己来说,自家的小孩很优秀,是块宝,但是在其他家长眼里未必如此。
面对这种上不来台面的话,有的家长非常生气,立刻退群了。
其他家长也在背后看笑话。
这位家长的口无遮拦,让他最后被当成笑柄传播。
说话不过脑子,总是口无遮拦的人,自以为是性格直率,实则是自私。
因为他们往往只顾自己发泄,不顾别人的感受。
在和人交往的时候,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说错话往往比做错事,后果更加严重。
02
看过一个案例,某装饰公司前员工因与公司在工作中发生抵牾而离职,写了一份火药味十足的《辞职报告》。
报告中的内容包括“核算部就是一群傻子”、“全公司都是警犬”、“公司行政和后勤部都是吃屎的”等词句。
这位员工把这份报告发到自己的QQ空间、微信朋友圈等网络社交平台。
公司曾电话要求该员工立刻删除相关内容,他没有理睬,继续发布了一些针对此公司的侮辱性语言。
为此,公司向法院提起诉讼。
最后,员工被判败诉,还要登报赔礼致歉,为公司恢复名誉、消除影响。
最要命的是,该员工一战成名,之后求职屡屡碰钉子。
这个员工只顾发泄私愤,口无遮拦,得罪了不少同行人,给自己求职路上设了不少障碍。
古希腊诗人说:“什么事都自己动脑筋的人是最值得称道的”。
有人用嘴说话,有人用脑子说话,前者心直口快,口无遮拦,说话不过大脑。
后者说话行事前,都会先过过脑子,相处起来会格外有分寸。
在很多情况下,性格直爽已经难以成为口无遮拦的遮羞布,用一句“我性格直,说话直接”来掩饰自己出口伤人的事实,很难让人佩服。
如果你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孩子,你说什么别人大概不会放在心上,不会和你过分计较。
但作为成年人,就要学会为自己的言行负责,否则,严重的可能会招来杀身之祸。
三国时期,有个叫许攸的谋士,曾给曹操献上火烧乌巢之计,从而帮曹操击败袁绍。
按理说,许攸本是有功之臣,肯定会得到重赏重用,但最后他却因居功自傲、出言不逊而遭受灾祸。
立下大功后,许攸的傲慢感情日渐高涨,总是以有功之臣自居,言语上频频冒犯曹操,比如当着满朝大臣的面,直呼曹操小名阿瞒。
曹操表面不以为然,但内心颇有芥蒂。
一次,许攸出邺城东门,再一次对左右夸海口道:“曹阿瞒,没有我,进不得此门!”有人向曹操告发,于是许攸被收押,最后竟被处死。
许攸不知道闭嘴,不懂得“祸从口出”的道理,导致丢掉了性命。
情商低的人,就如同许攸,他们像孩子一样,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说话办事丝绝不顾及后果。
可是在别人看来,这就是缺心眼。
要知道,有些话说出口只会让别人觉得尴尬,谨言慎行,不由着自己的性子说话,多长几个心眼,会规避掉很多麻烦。
03
俗话说得好:“三年学说话,一生学闭嘴。”
说话是一种本能,闭嘴是一种修行。
只有弱者才会喋喋不休地去抱怨,但人生不会因为抱怨而变得柳暗花明,反而可能导致祸从口出。
有句话说:强者不言。
的确,真正的强者往往惜字如金。
我有个朋友曾经做一个项目,因为一些不可控因素导致公司破产,他也从公司老总沦落到身无分文负债累累的地步。
一次偶尔的机会,我们聊了整整一个下午,他对自己的困境和曾经只字未提。
开始的时候我还不懂,逐步的也就明确了:他也不想自己的困境成为别人的谈资。
说出来不如放在心里,自己消化,自己承担,把这些消化掉,自己再逐步站起来。
《易经》里讲:“君子紧密而不出。”
强者没有废话,他们只会用行动来证明。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
曾经有个小国的使者到中国来,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把皇帝高兴坏了。
这位使者出了一道题目:这三个金人哪个最有价值?
皇帝想了很多办法,请来珠宝匠检查,称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样的。
怎么办?使者还等着回去报告呢。
一个泱泱大国,不会连这点小事都不知道怎么办吧?
最后,有一位退位的老大臣说他有办法。
皇帝将使者请到大殿,老臣胸有成足地拿着三根稻草,插入第一个金人的耳朵里,这稻草从另一边耳朵出来了。
第二个金人的稻草从嘴巴里直接掉出来,而第三个金人,稻草进去后掉进了肚子,什么响动也没有。
老臣说: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
使者默默无语,答案正确。
真正的君子都懂得缄默与闭嘴。
少抱怨、少批评、少辩论、少责难,这样的人,才最有价值。
古人早就告诉我们沉默是金,今天的我们却把能说会道、伶牙俐齿当做长处去鼓励,然而真正有大智慧的人,或者得道高人一般都不轻易开金口,一开口则是一语中的直击关键。
佛教里的身、口、意十善业,其中口就有四善: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
意思是教人们不要乱说话,不说人浮名,不说不靠谱的话,不说无意义的话。
老子道德经里“大音希声、大辩若讷”,也是教人们要少言寡语学会闭嘴。
作者:绿窗纱 ,撰稿人,与笔墨共舞,弄墨香满衣。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711A09RXK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