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38|回复: 0

宁德时代上市,美资禁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6 小时前|来自:中国广东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是雪贝财经第384篇原创文章作者:栖迟

[color=rgba(0, 0, 0, 0.9)]11年前,当阿里巴巴在纽交所完成史上最大的那场IPO时,有一幕画面至今让我印象深刻:马云坐在交易大厅里与环球投资者侃侃而谈,他以一种扬眉吐气的口气调侃华尔街的投资者们“15年前来美国要200万,被拒了;今天我又来了,想多要点钱回去。”马云死后忙碌着一大群交易员,他们像庆祝重大节日一样高兴。
[color=rgba(0, 0, 0, 0.9)]那是资本环球化的象征,也是资本无国界的时代巅峰。华尔街对这家中国电商巨头的增长潜力趋附者众,摩根士丹利、高盛等投行也从中赚取了巨额承销费。
[color=rgba(0, 0, 0, 0.9)]11年后的2025年,香港中环的港交所同样沸腾。宁德时代,这位环球动力电池霸主,以1.18亿股H股、定价上限263港元,募集约307.18亿港元的首次公开募股(IPO),成为近几年环球最大的IPO之一。从IPO估值对比看,宁德时代与阿里巴巴11年前上市时的估值相当。
[color=rgba(0, 0, 0, 0.9)]在宁德时代此次的IPO中,吸引了来自亚洲、欧洲和中东的投资者竞相认购,冻结资金创港股近年新高。然而,这场资本盛宴却有一个罕见的缺席者:美国投资机构。因为,宁德时代在这次IPO中援引了美国证券法“Regulation S”条款,明确禁止美国境内投资者到场认购。
[color=rgba(0, 0, 0, 0.9)]11年,对于中资企业而言,环球资本市场的逻辑已发生剧变。
[color=rgba(0, 0, 0, 0.9)]如果说英伟达的AI芯片为整个科技行业提供大脑,宁德时代则是为环球浩繁工业提供血液,其在香港的IPO吸引了环球“非美国资本”的广泛到场。有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机构投资者,包括科威特投资局、挪威主权财产基金、橡树资本和高盛亚洲到场此中,基石投资者锁定了高达65.7%的股份,散户超额认购倍数达到52.8倍。
[color=rgba(0, 0, 0, 0.9)]不必说11年前,哪怕是5年前,如此规模庞大的资本盛宴,如果说没有美国投资机构的到场也是不可想象的。毕竟,美国资本市场以其深度和流动性著称,2024年为环球IPO提供了约45%的资金(数据来源:ResearchGate),美国机构投资者如BlackRock、Vanguard管理着环球约40%的资产。
[color=rgba(0, 0, 0, 0.9)]宁德时代所援引的Regulation S条款,来自于《美国1933年证券法》,其答应企业在不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注册的情况下,向非美国居民发行证券,也规避了上市企业向SEC提交详细财务和运营数据的义务。
[color=rgba(0, 0, 0, 0.9)]这一条款同时明确禁止美国境内投资者(包括散户和部门共同基金)直接到场认购,仅答应美国机构通过离岸账户间接投资。
[color=rgba(0, 0, 0, 0.9)]过往案例为宁德时代的决议提供了参照。2004年,俄罗斯卢克石油在伦敦上市时援引Regulation S条款,限定美国投资者到场,以规避俄美关系紧张带来的风险。沙特阿美2019年IPO同样通过Regulation S条款,吸引中东和亚洲资本,避免了美国监管的干扰。
[color=rgba(0, 0, 0, 0.9)]现实上,在过去几年,即便选择在香港IPO的中资企业也有相当比例援引了该条款,尤其是科技和新能源企业。这些企业往往希望吸引亚洲和欧洲资本,同时避免美国市场的法律风险。
[color=rgba(0, 0, 0, 0.9)]但是,过往案例中融资规模从未有宁德时代这般庞大,绝大多数企业也不如宁德时代一样具有环球性的资本号召力。现实上,清除美国投资者的账面代价包括IPO企业要付出给承销商高于平均水平的费用比例,以及很可能会遭遇估值压力。
[color=rgba(0, 0, 0, 0.9)]当然,宁德时代的决议显然并非单纯的技术性选择,而是对当前地缘政治和市场环境的精准回应。宁德时代通过Regulation S条款,规避了美国监管的“长臂管辖”,同时向环球投资者展示了其独立性。
[color=rgba(0, 0, 0, 0.9)]宁德时代“去美国化”策略为其他中国企业尤其是半导体等科创企业IPO创造了范例,也向世界传递了一个信号:即便在没有华尔街深厚资金池的情况下,中国的企业依然可以完成大规模融资。现实上,我们可以将其视为一次融资行为,也可以视为重塑环球资本流动、建立非美国资本联盟的尝试。
[color=rgba(0, 0, 0, 0.9)]当然,贸易战的恶化是宁德时代决议的核心背景。宁德时代的IPO不仅是资本运作,更是新能源产业话语权的夺取。
[color=rgba(0, 0, 0, 0.9)]通过清除美国资本,宁德时代将资金聚焦于欧洲和亚洲市场,巩固了非美国地区的供应链主导权。2025年1月,美国国防部将宁德时代列入“中国军事公司”黑名单;更早前的美国《通胀淘汰法案》对华电池产品施加25%关税,扶持日韩企业,试图构建“去中国化”的北美供应链。
[color=rgba(0, 0, 0, 0.9)]来自彭博的数据显示,宁德时代2024年环球动力电池市场份额达36.8%,远超LG新能源(25.9%)和比亚迪(15.8%)。其环球化布局尤为关键:德国图林根工厂已投产,匈牙利德布勒森工厂预计2025年竣工,西班牙与Stellantis的合资工厂计划2026年投产。此次宁德时代IPO募资中的大部门将用于欧洲扩张,旨在填补欧洲市场43%的电池供应缺口。
[color=rgba(0, 0, 0, 0.9)]新能源产业的竞争核心在于技术标准和供应链主导权。宁德时代通过IPO募集到的资金可以帮助其加速在德国、匈牙利和西班牙工厂的布局,锁定宝马、奔驰和大众等车企的供应链。
[color=rgba(0, 0, 0, 0.9)]资本杠杆下,其可以扩大市场份额,推动电池技术和换电标准的环球化,类似英伟达在AI芯片范畴通过资金投入建立标准。
[color=rgba(0, 0, 0, 0.9)]这种资本与产业的协同,使宁德时代在新能源话语权的夺取中占据主动。按照路透社的评论,即“宁德时代的IPO是资本与产业的完美协同,资金流向直接服务于环球供应链的控制权。”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522A03KQM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