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824|回复: 1

[本地新闻] 德国新总理上任第一件事,派中间人传话中国:延续默克尔对华政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7 14:15:37|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经过长期协商,当地时间12月4日,德国中左翼社民党投票通过联合组阁协议,意味着社民党推举的总理人选朔尔茨战胜其他人选,将在下周正式接替默克尔成为德国的新总理。
值此关键时刻,朔尔茨的对华态度就格外引人注目。但在12月5日,朔尔茨用一番表态让中国吃了一颗定心丸:
新一届德国政府将延续默克尔时代的对华政策。
朔尔茨
就在5日当天,德国《经济周刊》引述一位欧盟外交官员的消息称,欧盟理事会主席查尔斯·米歇尔作为中间人已经代替朔尔茨向中方发出了“希望维持默克尔中国政策的信息”。
该消息来源进一步宣称,朔尔茨对德中关系相当重视,早在当选总理之前,朔尔茨就为中国问题专门请教过默克尔,随后就向中方发出信号,称若能当选,他将继续默克尔的对华路线,同时将对联合执政的绿党和联邦民主党的反华路线进行牵制。
毫无疑问的是,在美国带领整个西方世界反对中国的大背景下,作为欧洲事实上第一大国的德国,其新当选的掌门人能在上台伊始就作出如此坦率的对华表态,这将有助于我们打破美国在国际上建立反华包围圈、拉拢欧洲国家一起反华的阴谋。
尤其当立陶宛这类欧洲小国笃定要跟随美国反华之时,身为欧盟大当家的德国能保证不改变对华政策,这更是我们在外交上的一次胜利。
朔尔茨当选德国总理
那么这位新当选的朔尔茨,为何要坚持对华路线不变?
首先,朔尔茨本身就是默克尔的旧臣。
朔尔茨出生于1958年,是坚定的德国左翼政客。因为这点,默克尔在自己第一届总理任期内就任命朔尔茨为自己的劳工部长。之后由于杰出的工作表现,又历任汉堡市长等职,到2018年默克尔第四次组阁时,朔尔茨被任命为副总理和财务部长,成为德国事实上的二号人物。
可以看出,虽然所属政党不同,但被默克尔如此重视的朔尔茨在政治理念上与默克尔是绝对合拍的,延续默克尔的对华政策,于情于理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其次,朔尔茨所在的德国社民党本是德国左翼中坚,需要借助中国的力量打压国内的反对势力。
德国社会民主党是早在1863年就已经建立的德国最老牌政党之一。该党长期坚持劳动与社会公正,注重社会福利,是德国左翼的大本营政党,因此对中国也有着天然的亲近感。
而与之相反的,与社会民主党一起组阁的另外两个政党,其对华态度就不那么友好了。其中绿党早早就清楚了自己的反华立场,而自由民主党在德国直接被斥责为美式新自由主义的德国代理人,其对华态度自然也可想而知。
所以对于如今这种不得不共同组阁的局面,三个党派其实都非常不满,利用对华政策攻击对方已经成为新一届德国政府必然的主要内部矛盾。在此时表明将继承默克尔的对华政策,就是社会民主党尽快与属于默克尔势力的基民盟等在野党达成统一战线必须缴纳的投名状。
绿党总理候选人贝尔伯克
最后,德国经济离不开中国的扶持。
德国经济本就陷入连续好几年的持续低迷中,如今再遭遇新冠疫情,德国2020年GDP相比上一年直接跳水4.9%,改善国内经济已经成为新一届德国政府的头号工作任务——或者让我们说的更确切些,在当下德国社会注重经济发展、民众思想日趋保守的社会风气下,社民党注重基层民众劳动与社会福利的招牌正中德国民众需求,社会民主党这才有资格与风头最劲的绿党一起组阁。
而德国要改善经济,在世界范围唯一的指望显然就只有中国,不改变默克尔的对华路线,无论是对德国这个国家,还是社民党与本届德国政府,都是最稳妥的路线。
德国民众参与大选
综上所述,自身就是默克尔时代老臣的朔尔茨延续默克尔的对华政策,即符合自己和自己所属政党的政治利益诉求,又能拉拢默克尔的支持者,保证新政府的平稳过度,更能让整个德国受益,从而进一步巩固新政府的支持率。无论从哪点来说,都是最为稳妥、收益最大的一种处理方式。朔尔茨在这个问题上表现出的稳妥与成熟,值得中德两国人民称道。
但问题也就在于此:朔尔茨这种稳妥的对华政策背后,却隐藏着两大风险。
第一,朔尔茨愿意稳妥,但另外两个组阁政党却并不这么想。
绿党是德国左翼保守派和高级产业的代表,自由民主党则一个劲地鼓吹新自由主义,从产业利益到意识形态,这两个政党注定要站在中国的对立面。在大选之前,绿党总理候选人安娜莱娜·贝尔伯克就曾公开表示,“欧洲必须保持(对华)强硬,不能被中国‘牵着鼻子走’”。
所以当朔尔茨忙不迭地通过延续默克尔的对华路线争取默克尔阵营的支持的同时,绿党和自民党自然也不会闲着,其必然要更加坚定自己的反华立场以对抗社民党。
由此造成的结果就是,一方面德国新政府必然是一届分裂的政府,而这种分裂一旦不注意控制,必然会对政府的执政能力造成影响,进而让所有参与方都成为输家;另一方面,绿党等反华同盟必然要主动向美国投怀送抱,从而为美国直接干涉德国外交政策大开方便之门,最终扩大反华思想在德国社会与政界的影响力。
默克尔与拜登
第二,默克尔式的对华路线其实并不等于亲华路线。
默克尔对华路线本质其实是一种务实性的外交路线。也就是说,默克尔在自己执政最后几年表现出的明显亲华态度,只不过是这种亲华态度有利于德国——德国产业界因此在中国赚的盆满钵满,德国的外交政策也能借机进一步脱离美国的影响。
所以如今朔尔茨坚持这套务实做法,只是因为他看到现在继续与中国合作利大于弊,是如默克尔一样,将德国自身的利益置于最优先位置。这就意味着,在美国的持续影响下,国际环境在未来一旦朝着不利于中国的方向恶化,让德中合作对德国而言开始变得弊大于利,那么这位朔尔茨届时必将迅速转向投靠美国。
朔尔茨
事实上就在朔尔茨承诺对华政策的同一时刻,第一个危险信号已经传来:绿党总理候选人安娜莱娜·贝尔伯克极有可能出任新政府的外交部长。
考虑到默克尔在自己离任前曾主动削弱总理的外交权力以恢复德国政府内部权力的平衡,这一任命如果成真,朔尔茨的对华政策极有可能因此大打折扣。
所以对于朔尔茨早早就表现出对华友好的态度,我们对此心怀感谢。但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朔尔茨并非默克尔,他对德国乃至自己这个内阁的掌控能力都将相当有限。在多方因素影响下,朔尔茨的对华友好政策将在很大程度上无法付诸实践,甚至随着局势的变化,朔尔茨本人都存在跳反的可能性。
在新一届德国政府组建后,中德关系的走向需要我们以十二分的小心去应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7 16:16:03|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合则两利,斗则两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