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对于鸡肉的喜好无需多言,早在数千年前,中国人就将鸡搬上了餐桌,到了清代,中国人对鸡的做法已经研究出了千百种格式。
仅仅在《红楼梦》中,关于鸡肉的吃法就有十多种,比如酸笋鸡皮汤、烧野鸡、鸡油卷儿、鸡瓜、野鸡崽子汤、野鸡瓜齑、希嫩野鸡、风鸡、芦蒿炒鸡、虾丸鸡皮汤、鸡髓笋。
相比之下,外国人对于鸡肉料理的想象力是比较匮乏的,说到吃鸡,外国人无非就是直接的煎、炸、烤,而为了健身所开发的白水煮鸡胸,在中国眼中甚至算不上一道食物。
因此,尽管炸鸡在世界各地都颇受欢迎,但在中国,它的定位始终是一道快餐,一种偶尔用来享受的食物。如果有足够的时间,中国人更愿意烹饪自家地道的鸡肉美食。在中国人的菜谱上,鸡肉是一种百搭的食材。
清代美食家大诗人袁枚曾说:“鸡功最巨,诸菜赖之”。鸡肉不仅鲜美,而且实用性高,民间有句话叫“无鸡不成宴”,在厉害的厨师手中,一只鸡就可以做成满满一桌子菜。正因为鸡满身是宝,可塑性太强,因此中国各地根据自身饮食文化,创造出了风味迥异的鸡肉美食。
海南文昌鸡
文昌鸡是海南四台甫菜之首,在海南有无鸡不成宴的说法,其肉质滑嫩,皮薄骨酥,香味甚浓,肥而不腻,是到海南旅游时必吃的美味。
新疆大盘鸡
新疆大盘鸡有爽滑麻辣的鸡肉和软糯甜润的土豆,辣中有香,粗中带细,是一等一的下饭神器。
德州扒鸡
德州扒鸡又叫德州五香脱骨扒鸡,是著名的德州三宝之一。如果在火车上吃什么也有鄙视链的话,那么德州扒鸡一定是站在最顶端的那道美食。肥皮嫩肉、膘足脂润的扒鸡在绿皮火车时代,是可以引起乘客排队哄抢的存在。
东安子鸡
东安子鸡又叫东安鸡,此菜呈红白绿黄四色,鸡肉肥嫩,味道酸辣鲜香,号称湘菜之首,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毛主席宴请尼克松时,就曾用东安鸡等湘菜招待他。
浙江绍兴醉鸡
绍兴的花雕酒天下著名,这也是绍兴醉鸡的灵魂所在。这道传统名菜由于花雕独特的风味渗入其中,使得口感醇厚悠长,无须饮酒,肉已醉人。
广东白切鸡
白切,是广东人对一只鸡的最大尊重。正宗的白切鸡外皮金黄顺滑,肉质柔嫩细腻,用葱、沙姜剁成蓉的蘸料,更进一步凸显鸡肉本身的鲜甜。
云南汽锅鸡
早在2000多年前,用土陶蒸锅(汽锅)蒸出的汽锅鸡就已经在滇南民间流传,用汽锅慢火炖出来的鸡肉,保留了肉质的细嫩,蒸汽凝成的汤汁,让鸡肉的鲜味丧失较少,让鸡肉吃起来鲜嫩无比。
成都口水鸡
“名驰巴蜀三千里,味压江南十二州”,别被“口水鸡”的名字吓退,鲜嫩的鸡肉流淌着满满香辣醇厚的红油料汁,让鸡肉从鲜美升华到欲罢不能,那滋味尝过一次,再次想起真让人止不住流口水。
重庆辣子鸡
把肉藏在辣椒里,才是辣子鸡的奥义所在。大量的辣椒既能增香,也能让菜肴显得色泽红亮,勾人食欲,而切成小块的鸡肉更加容易入味,口感也更酥脆。在曾经的一份观察中,辣子鸡是外国人最喜欢的中国美食之一哦。
江苏常熟叫花鸡
看过《射雕英雄传》的人,肯定都会对里面黄蓉为洪七公制作的叫花鸡念兹在兹。鲜嫩的鸡肉用奇怪的荷叶包裹,再封上一层黄泥,烤成后用力砸开封泥,扒开荷叶,被紧紧封住的香味一瞬间迸发,香飘十里,令人垂涎三尺。
河南道口烧鸡
道口烧鸡被誉为中华第一鸡,其形似元宝,色泽红润晶亮,香味浓郁,入口酥香软烂,不用刀切手撕,抖之即散,是到河南时必吃的佳肴之一。
沈阳烤鸡架
所谓的鸡架,就是鸡去掉鸡腿、鸡翅、鸡爪、鸡头、鸡胸等部位后,剩下的鸡骨架,在其他地方最多拿来吊高汤,但沈阳人却真的将鸡架吃出了花,甚至将鸡架吃成了沈阳的标志美食,鸡架肉少但并非没有肉,而且鸡骨头旁边的肉往往肉质更好。同时鸡架面积大,而且厚度薄,非常容易入味,无论是炖、熏、炸、烤、炒,都能变得有滋有味。
蔡澜说,鸡肉最没有个性。相比于牛肉的嚼劲,猪肉的香气,鱼肉的鲜味,鸡肉本身确实没有特别突出的地方,但也正因为如此,让鸡肉具备了很强的包容性,可以和各类食材完美搭配,这种特性和中国人的性格完美符合,或许也是正因为如此,中国人才会如此喜好吃鸡肉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