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89|回复: 0

工作不值得?德国越来越富,但德国人却越来越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19 10:46:45|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六角橘狂魔

编辑:非严肃De说团队


本日这篇来自一个很好的德语视频《德国人越来越穷?》,视频链接在文章末尾。
近些年来,德国物价上涨,包括食品、能源、房产以及房租。特别是房价在已往15年里翻了一倍,年轻人越来越买不起房。
上次疫情过后,德国人实际工资收入骤降,贫困人口比例迟钝但稳固地增长着,五分之一的德国人遭受贫困威胁。但同时,德国是世界最富裕的国家之一。有报道称,德国人所拥有的资产达到历史之最,德国人从未云云富有过。
那么,既然德国这么富,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在变穷呢?钱到了谁的手里?


[color=rgba(0, 0, 0, 0.9)]01 每个人赚多少钱,取决于父母


在德国,每个人赚多少钱,取决于父母,也就是家庭出身。为了表达更加直观,视频设置了两个虚拟人物,安娜和杨。
安娜的收入较低,为税后1611欧,这个收入高于30%的德国人。杨的税后收入为2670欧,高于70%的德国人。杨比安娜每月多赚1000多欧,这个差距是怎么来的呢?
首先,德国人的收入和学历痛痒相关。但一个人能拿到什么学历,又和其父母的学历痛痒相关。父母受过高等教育,那孩子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就更高。
比如,安娜的父母是工人,没上过大学,安娜上大学的几率大概只有28.2%。杨的父母上过大学,杨上大学的几率大概为75.3%。别的,他还有45%的几率能拿到硕士学位。



如果杨硕士毕业,每月的税前收入可以达到6188欧元。而没有大学文凭的安娜,收入大概只有税前3521欧或者更低的2817欧。在经合组织国家中,个人财富和学历挂钩像德国这样精密的国家,只有美国。在德国,靠个人奋斗脱离原生家庭的局限实现收入升级非常难,可能要持续几代人。



[color=rgba(0, 0, 0, 0.9)]02 阶层的分化


再来看看两人父母的财政状况。
杨和安娜的父母都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工作的。他们的工资减去通货膨胀就是实际工资收入。实际工资再收入减去个税和社保,剩下的就是家庭收入。
千禧年以前,两个家庭的收入相差不大,并且发展趋势相同(黄色为安娜父母,绿色为杨的父母)。但千禧之后,各个收入阶层呈现出分化的趋势,黄色和绿色逐渐拉开了间隔。




而最高收入阶层的紫色和最低收入的赤色则出现了非常显着的剪刀差,这意味着德国的贫富差距在2000年后越来越显着。与此同时,德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一路增长。与高歌猛进的国内生产总值相比,几乎所有阶层家庭收入的增长令人沮丧。此中最低的收入阶层,最沮丧。



[color=rgba(0, 0, 0, 0.9)]03 财富的积累


再来看看财富的积累。
2013年,安娜的父母大概能将5.7%的收入用于储蓄,杨的父母则能将20.2%的收入存起来。杨的父母积累资产的速度显然更快。
2000年初,杨的父母将一部分钱投到了房地产里,并在银行申请了贷款。贷款还清后,房子完全归他们所有,他们于是拥有了个人资产。随着德国房价的上涨,他们的资产也跟着上涨。正确地说,是翻了倍。而买不起房的安娜的父母,面对的则是房租的不停上涨。
杨的父母以后可以将房产传给他。而租房住的安娜的父母,只让房东变得更富,不能给安娜留下遗产。而这些可以继承的资产,和安娜或杨的个人奋斗没有关系,只和个人出身有关。




在欧洲,只有瑞士的个人房产占有率比德国(44.5%)低。德国人不愿意买房的一个紧张原因是德国对租客的法律保护非常强,让人租房也有安全感。
但是,尽管德国人房产占有率在欧洲排倒数第二,但德国平均家庭净资产排名却是正数第四。这说明德国人总体拥有的资产相称多,并且集中在一部分人手里。如果只观察收入最高的10%的人口 ,这部分德国人所占资产达到55.5%,德国在排名上更近一步,排在了第二位。



[color=rgba(0, 0, 0, 0.9)]04 穷人越来越多


无论怎样,安娜和杨仍都属于中产,两者之间差距还不是很大。
德国还有更富和更穷的。比如财富占前10%的夏洛特,这一阶层每人拥有至少130万欧的资产。这些钱他们当然不会只放在银行里存着,而是会投到股票、房产和或企业资产里。
这些所谓的“被动收入”随着股票、房地产和企业资产的增长不停增长。从1993年到2018年,德国最富的10%的人口的平均资产翻了一倍。而另一边最穷的卡尔,每月净收入为1023欧,这一收入在德国贫困线(1310欧,2019年)以下。
像卡尔这样的穷人,大概率会有更多健康问题,更可能是一个人生活,没有朋友,社会参与度低。他们感到被社会和政治抛弃,从而更不信托现行社会体制和政治制度。他们更少去投票,但如果去投票,更乐意投给极右翼政党。
德国像卡尔这样的穷人越来越多。2000年左右开始,德国贫困人口所占比例总体呈上升趋势。1991年时,贫困人口比例为11.3%,而到了2023年,则达到了16.6%。



[color=rgba(0, 0, 0, 0.9)]05 不合理的税收


总结来说,德国作为一个整体,没有变穷。在已往30年,变得更富有了。
但是,具体按人群看,最富的10%的人的资产,从1993到2018年间翻了倍。而收入低的前50%的人口,资产几乎没怎么增长。也就是说,一半的德国人口,在财富增长的路上掉队了。



面对这样的情况,德国政界做了些什么呢?
调节贫富差距的一个紧张工具是税收,让我们看看德国的各项税收情况:
一,德国的个人收入所得税以及社保在经合组织国家中居第二高。一个单身无娃的德国人的工资的47.9%要用来缴纳个人所得税和社保,仅次于比利时的52.7%。
二,资本收益,也就是股票、基金、储蓄利息等收入的25%要缴纳资本收益税(Kapitalertragssteuer)。
三,德国虽然有财产税(Vermgenssteuer),但这项税收自1997年就暂停征收了。
四,德国的遗产税虽然很高,但也有很多例外。比如,父母每人每十年可以免税赠送给孩子40 万欧元,双方加起来就是80万欧元。一对多金而善规划的父母,孩子一出生就可以赠予其80万欧元,11岁再赠80万欧元,那么孩子21岁时就已经积累了240万欧的个人财富。这些赠予是免税的。
正是各种规避政策和例外,导致德国每年3000到4000亿欧元的遗产中,仅能收到120亿欧元的税,大概占3%。有很多专家要求德国修改遗产税和赠予金额,但目前为止,没有什么改变。



[color=rgba(0, 0, 0, 0.9)]06 评论


看完这个视频,我在想,德国为什么从曾经的岁月静好变成了现在人心惶惶的局面。特别是前不久的德国大选之时,这种慌乱的局面达到了鼎沸。
我想,原因是三十年的温水煮田鸡,渐渐煮到了沸点。曾经,德国人坚信不买房也仍能变得富有,努力工作就会得到资金上的回报。但这些信念或者社会契约现在逐渐瓦解了。房价和房租的同时上涨,让人们感到被落下,社会安全感随之降低。
物价的上涨导致生活水平下降,而政客口口声声强调的“努力就会有回报的社会”(Leistungsgesellschaft),现实却是重税的大棒,让人逐渐产生了工作不值得的念头。而那些靠着父母的资产不劳而获的阶层,却财富翻倍。与此同时,低收入人口逐渐增长,此中很多成了置社会平等于不顾的极右翼政党的拥趸。
而德国政界做了什么呢?很惋惜,什么都没做。或者,目前为止没做对什么。
德语原视频: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y2RSlJ_ffg&t=184s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418A09F3K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