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69|回复: 0

4月中国出口增长8.1%,为何超出很多人预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5-10 09:22:59|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内容提要:
中国4月出口增长8.1%,但数据背后依赖对东盟、墨西哥等第三国的“绕道出口”以规避美国关税。对美直接出口同比骤降21%,而借道国家出口增幅显著。然而,多国正加强原产地监管打击“洗产地”,叠加美国关税政策冲击,绕道模式不可持续。出口价格下跌、退税补贴支撑短期韧性,但长期需应对出口萎缩对经济的挑战。
一、4月份中国商品出口增长8.1%,增幅回落。入口下降0.2%,降幅收窄。


周五,海关总署公布了四月份的进出口数据。4月份,以美元计价的商品出口额为3157亿美元,环比增长0.6%,同比增长8.1%,同比增速比3月回落4.3个百分点,大约回落三分之一。
4月份商品入口2195亿美元,环比增长3.9%,同比下降0.2%,下降幅度比上个月收窄3.3个百分点。
4月份商品进出口顺差为962亿美元,环比下降6.2%,同比增长33.5%。增幅比上个月的75%,大幅度回落了41.5个百分点。
其中,4月对美出口同比下降21.0%,增速比上月低30.1个百分点;4月入口额同比下降0.2%,降幅较3月收窄4.1个百分点。其中,4月自美入口同比为-13.8%,降幅比3月扩大4.4个百分点。
4月份的出口数据是美国发起的关税对中国生效的第一个月,但美国的关税在4月份公布之后,又给了大部分国家3个月的宽限期以供贸易谈判。因此,如何梳理、解读4月份的出口数据,客观评估关税战对中国出口的直接与间接影响,对我们的企业和决议部门的应对非常重要。
金融界在《如何看4月出口韧性超预期?广发宏观郭磊:展现“中国制造”产品的竞争力和抗压本领,对于关税影响仍需保持警惕》一文中,引用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郭磊的结论称,4月份的出口韧性超预期,展现了中国产品的竞争力和抗压本领。三郎认为,如许的结论过于轻率,流于数据外貌的解读,多半会得出如许的结论。
二、对4月份出口的预期不科学、不客观、禁绝确。


三郎认为,4月份的商品出口数据看上去好于一些人所说的预期,主要是他们做出的预期并不客观。
一些人认为四月份开始出口就会下降,是因为他们对中国出口和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复杂性缺乏足够的认知。外貌上看,2024年中国对美国出口5247亿美元,占中国出口额的15%左右。但实际上,在中国对东盟、印度、墨西哥,甚至对韩国、加拿大的出口中,有一部分是属于洗产地借道出口美国,三郎在二月份的《墨西哥决定对美国征收报复性关税,北美贸易战开打对各方影响巨大》一文中就说过,美国的关税对中国的影响,除了中国对美国的直接出口之外,还有中国在墨西哥等国投资建厂,借道墨西哥等国家对美国出口的间接的影响。


比如我们2024年,我们商品出口增速为5.9%,对美国出口增长4.9%,但对墨西哥的出口增长10.8%,对东盟增长12%。将商品或半成品出口这些地方,通过各种伎俩得到原产地证书后,以这些中转地的名义出口美国,是中国企业的公开做法。
虽然目前没有精确的借道出口美国的数据,但骑牛研究所在2月份评估的结果是,2024年中国借道出口美国的商品应该在3000亿美元以上,占中国对美国市场之外其他地区出口额的9%左右。
在2月初美国宣布对加拿大、墨西哥征收25%的关税(厥后暂停)后,墨西哥总统和商务部在向美国表态的办理贸易失衡的步调中,就有加强对原产地认证的监管,对洗产地行为的打击的内容。墨西哥等国家为了淘汰他们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自然会影响我们对他们的出口。最后影响我们对美国的借道出口。
4月份美国对我们的关税生效,但对其他国家,大多给了3个月的暂缓期限。
所以判定4月份中国商品出口总额会下降,是不客观、不科学的。因为4月份我们对美国直接抢出口很难了,但至少在以后3个月内,我们还可以通过东盟、印度、墨西哥、韩国、新加坡等国家抢出口。


所以,三郎在《美国关税生效前企业抢出口致3月出口飙升,4月份以后将迎来磨练》一文中做出了两点预判:一是美国和中国之间的直接贸易可能会从4月开始出现;二是估计在下一步与美国的关税谈判中,制止中企利用东盟、墨西哥、南美、印度等第三国向美国转出口将成为重要内容。
三、4月份商品出口继续所体现出来的韧性,很大部分应归功于对第三国的抢出口。


不仅在逻辑上,我们还有三个月对第三国的抢出口,数据上,也能够验证我们的出口企业,4月份简直在对第三国抢出口。
4月份,我们的商品出口同比增长8.1%,环比0.6%。而我们对美国的出口为330亿美元,环比下降17.6%,同比下降21%;对美贸易顺差204.6亿美元,环比下降25.8%,同比下降24.9%。这一组数据意味着,美国的新关税,对我们的直接出口有了初步的影响。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绝不是对我们直接出口的最后影响。因为有一些影响可能在几个月供应链转移完成之后才会体现出来。
分地区看,4月份我们对东盟出口603.5亿美元,环比2.3%,同比增长20.8%,均为平均增幅的2倍以上。其中对越南出口同比增长22.5%,对泰国和印尼分别增长27.9%和36.8%,对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均增长14.9%。很显然,其中大部分的增长都属于抢出口。
4月份我们对印度出口111.8亿美元,环比增长3.5%,同比增长21.7%。我们对加拿大的出口同比增长了15%。


但借道第三国出口并非长久之计。5月8日三郎在《越南如何争取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增加美国入口、打击转口贸易!》一文中,即已披露,去年美国对越南的贸易逆差为 1235 亿美元,仅次于中国和墨西哥,位居第三。越南已成为美国缩小贸易逆差的重点国家之一。
最新的数据显示,越南对美的贸易顺差还在加速。4月份越南对美出口大幅增长34%,5月第一周驶往美国的集装箱货轮比4月增长了24%。在对美国出口突飞猛进的同时,越南海关数据显示,自中国的商品入口额在 4 月份超过 150 亿美元,同比增长近 31%,达到了疫情后的纪录。这些入口自中国的商品通常是越南工厂使用的零部件或原材料。而越南同期的工业生产仅增长 8.9%。
美国负责与越南谈判的官员已经在谈判中指责越南只是被中国公司利用来逃避关税的“清洗产地“运往美国的商品的中转站,而且越南没有或没有足够的附加值来证明“越南制造”标签的合理性。这迫使4月份越南决定实施更严格的程序来监督“越南制造”原产地证书的发布,打击“洗产地“等非法转运行为。
与此同时,新加坡、韩国、泰国、印度等国也在加强对原产地证书的管理,严格打击借道他们出口美国的行为。
四、三个月后,其他国家的出口和对美顺差受新关税的影响缩小后,为保持经常账户平衡,也将淘汰中国产品的入口。




4月份,我们3156亿美元的对外出口中,对美国出口330亿美元,同比下降21%,占比已经从去年的15%下降到10%;对有借道出口美国业务的三国出口大约1132亿美元,同比增长17.1%,占比从去年的33%增加到36%;对其他国家出口1694亿美元,同比增长10.1%,占比从去年的52%增加到54%。
我们必须看到,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必将颠覆全球贸易格局,因为其核心目标是缩减万亿美元的贸易顺差。我们去年对美有三千多亿美元,其他国家还有六千多亿美元对美贸易顺差。
昨天美国公布的与英国签订的贸易合同,美国对英国产品的关税,从2%增加到了10%。而去年美国对英国存在约119亿美元贸易顺差。毫无疑问,美英贸易合同,大要上就是特朗普贸易新政的底线,也将是美国与其他国家的合同基本模板。
美国要缩小贸易逆差,只有两招。一是增加入口关税,通过提高入口商品成本、削弱入口商品竞争力来淘汰入口,增加国内制造业供给。二是降低其他国家对美国的关税,增加美国产品的竞争力,增加美国商品的出口。
而每一个国家都有国际收支平衡的基本要求。其他国家总体上对美国的出口要淘汰了,对美国的入口要增加,中心产生的外汇收支差额怎么办?其他国家大要上一定也会借鉴美国的思路,淘汰对贸易逆差国的入口,增加对贸易逆差国的出口。否则,其外汇收支和国际收支无法平衡。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商品贸易顺差国。
因为大多数国家还处于与美国初步沟通阶段,临时还不会收紧从我们这里的入口。但7月份与美国签订贸易合同之后,这些国家必须改变其贸易结构,才能适应与美国签订的新的贸易合同。在其改变贸易结构的过程中,肯定会缩减对中国产品的入口。
五、抛弃抱负,早做准备。




投资和出口,是我们长期以来高度依赖的经济增长的两条腿。投资产生的供给相对于国内需求的过剩,通过补贴出口、增加中国制造的价格竞争力来出口到国际市场。
4月份,骑牛研究所依据海关总署公布的《全国入口重点商品量值表》上的出口金额和数量数据,估算的入口商品价格同比下降了1.5%,环比上涨了0.1%。
而依据《2025年4月全国出口重点商品量值表》计算的出口价格,同比平均下降了10.3%,环比下降了1.3%。而3月份我们的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同比仅下降2.5%.
而一季度我们的出口退税增加了14%,达到了7549亿元,占到一季度出口额的12.3%。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商品出口的韧性和中国制造的竞争力从何而来?一部分是借道出口,一部分是出口退税和对出口企业的其他财政补贴。说直白点,就是一个便宜三个爱,低价竞争,低成本取胜。
从出口商品价格大幅下跌,是国内出厂价格跌幅的4倍这一点,我们也应该可以看到,企业为了抢出口,在出口价格上做出了牺牲。
但纵然如此,当借道出口的第三国扎紧了篱笆,加强对原产地的查处后,借道出口在几个月后也必将大幅下降。在其他国家与美国签订贸易协议后,基于贸易平衡和国际收支平衡的需要,其他国家也将淘汰对中国产品的入口。我们肯定要抛弃出口有韧性、中国产品有竞争力可以从美国转移到其他市场的不切实际的抱负。
陪同“关税战”冲击的进一步显现,以及第三国对原产地认证的收紧和其他国家贸易再平衡的需要,5月的中国出口增长幅度还将继续回落,7月份以后将迎来持续的同比负增长。这就要求我们早做准备,通盘思量如何平衡庞大的制造业产能,如何应对出口企业的困难和外贸行业的就业。
【作者:徐三郎】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509A09FSS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