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 | 苏澄宇
海杧果(Cerbera manghas),听起来像是某种芒果的亲戚。实际上,它跟我们吃的芒果没有半点关系。

芒果属于漆树科,而海杧果属于夹竹桃科——对,就是那个以"全株有毒"闻名的夹竹桃家族。
根据2008年发表在《临床毒理学》期刊上的研究,摄入0.5颗种子的存活率是94%,而摄入4颗种子后,存活率降至67%。

在南亚,数百年来,海杧果也都被视为死亡之树。2004年的研究指出,在1989到1999年间,光是印度喀拉拉邦,就有大约一半的植物中毒案例与海杧果有关;如果纳入全部的毒物中毒案例,也能占到一成左右。
如果不小心吃了海杧果的种子会发生什么?

中国台湾曾有一个典型案例:一名50岁男子吞下3颗海杧果种子后,症状发展得非常敏捷。1小时内脸麻、喉咙麻、手麻;2小时内恶心、呕吐、心悸;3小时内心脏传导阻滞,必要紧急起搏。
这位患者算是幸运的,经过3天抢救后活了下来。但更多的人就没这么幸运了。
海杧果含有一种叫"海杧果苷"(cerberin)的毒素,它会精准地攻击心脏的"电路系统"——钠钾泵。简单说,就是让心脏的电信号传导出现故障,终极导致心脏罢工。

2008年,新喀里多尼亚发生了一起离奇的集体中毒事件。23个人吃了椰子蟹后中毒,其中4人死亡。

调查发现,这些椰子蟹吃了海杧果,毒素在蟹肉中富集。人吃了蟹,就等于间接吃了海杧果。
不外,这些都不是最暗中的,下面才是海杧果最暗中的历史,它发生在19世纪的马达加斯加。

19 世纪艺术家描绘的马达加斯加林间空地上的唐格纳审判(受害者躺在巨大树木右侧树干下的人群脚边) 图源:wikipedia
当时的女王拉纳瓦罗娜一世发明白一种"神明审判(tangena ordeal) ——让被告吃下海杧果(当地叫tangena),如果能吐出来就是无罪,吐不出来或者死了就是有罪。

据估计,这种审判方式在几十年间夺走了10万条人命,占当时马达加斯加中部人口的2%。
想想看,这是多么荒谬的逻辑:用一种致死率极高的毒药来判断一个人是否有罪。这就像用抛硬币来决定生死一样随机和残酷。
更讽刺的是,贵族可以先用动物做"替死鬼"测试,而奴隶必须亲自上阵。


你吃过雪糕、吃过冰淇淋,但你吃过“冰淇淋豆”吗?
这是一个来自南美雨林的神奇植物,印加豆(Inga edulis)。
它有个更可爱的外号,就叫“冰淇淋豆”。它的豆荚内含有10-20颗种子,每颗种子都被一层白色、棉花糖般的果肉包裹。这层果肉质地轻盈蓬松,口感犹如棉花糖,味道则类似香草冰淇淋,有时还带有淡淡的肉桂香味,这也是"冰淇淋豆"名称的由来。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冰淇淋豆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研究人员从冰淇淋豆叶片中鉴定出没食子酸、儿茶素、表儿茶素、杨梅素-3-鼠李糖苷、槲皮素-3-葡萄糖苷和槲皮素-3-鼠李糖苷等多种多酚化合物。
这就是神奇的冰淇淋豆。


普通肥皂通过机械摩擦和水冲洗去除皮肤上的细菌和污垢,而一些抗菌皂额外添加了如三氯生(triclosan)或三氯卡班(triclocarban)等活性成分。
这些化学物质旨在抑制或杀死细菌,提供持久保护。
然而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的研究表现,没有充足证据证明抗菌皂在预防一样平常疾病方面优于普通肥皂。相反,过度使用这些成分可夺目扰皮肤上的有益微生物群落,导致有害细菌更容易生存和繁殖。
一项由牛津大学发表在《自然通讯》上的研究发现,即使短期暴露于三氯生(几小时内),肺炎克雷伯菌等病原体也会产生耐药突变体。
这些突变体对多种关键抗生素如粘菌素、环丙沙星和磷霉素的耐药性显著增强,并更容易通过质粒传播耐药基因。
科学家建议优先使用普通肥皂或洗手液洗手至少20秒,这足以去除大多数细菌,而不会引入耐药风险。
封面来源:网络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806A01HVA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