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860|回复: 0

[本地新闻] 王义桅:欧洲为何总是“气鼓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0-23 03:18:48|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泉源:举世时报
近期欧洲能源市场拉响供应警报,重要能源和大宗商品价格大幅飙升。英国一些媒体指责,中国是英国燃料危机的根源。而德国媒体则报道称,中国国有大型企业正与美国出口商深入会商巨额液化自然气供应条约。欧洲国家担心,中国大概会“买光”美国的液化自然气。俄罗斯自然气也将销往中国等国家,而不是欧洲,“欧洲面临再次失败”。
欧盟委员会大楼资料图
在国际舞台上,欧洲似乎总是在生气,指责俄罗斯将自然气当做武器,指责中美搞“越顶交际”,为气折腰,为气伤神,反映了欧洲的“三虑”——安全靠美国,能源靠俄罗斯,供应链靠中国。
所谓“靠”固然不是被主宰,而是过于依赖,大概欧洲人所称的“不安全感”。近日由荷兰牵头,比利时、丹麦、拉脱维亚等8国联署,向欧盟“战略指南针”筹划提交一份文件,指“一些国家利用代价链上风和不对称依赖对欧盟搞地缘政治胁迫”,号令欧盟应器重经济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减少对“威权国家”“制度性对手”的依赖。这都是在不点名地以减少对华依赖为由推行“战略自主”。
欧洲政界认为,只有“战略自主”才气确保欧盟的国际地位。法国财长勒梅尔日前表示,欧洲应与中美一道被视为21世纪天下三大超级经济体之一。这与2009年奥巴马提出“G2”时欧盟的反应划一:为什么不是“G3”?
欧盟为什么总把“战略自主”挂在嘴边?
一是欧盟并非主权国家,每每试图通过危机倒逼一体化。生气、唱衰、渲染危机,都是借机调整政策、深化一体化互助的把戏。
二是受欧洲文化影响,缺乏灵活度,搞高尺度、“一刀切”。欧盟此前提出在1990年的答应底子上到2030年实现55%的碳减排,却缺乏有效的衔接机制,贸然停掉很多煤电项目,导致自然气供应告急。
三是缺乏独立性。新冠疫情暴发后,欧盟主张供应链多元、能源多元,用“狼来了”自我提醒,声称“不要再幼稚”,尤其是担心“受制于中国”。为此,欧盟近来与中国台湾在人权、贸易、产业、数字、互联互通等领域互动反复,寄希望于台湾能助实在现“战略自主”目的。
欧委会贸易官员韦恩德日前在《经济学人》发文称,贸易是欧盟实现地缘战略长处、安全、天气等广泛目的的工具。面临当前国际秩序受冲击、WTO改革面临困境等挑衅,欧盟以贸易政策为改革加速器,在多边层面将天气目的纳入WTO改革,追求环境商品和服务自由化。韦恩德认为,欧盟仅占举世9%的碳排放量,其单边行动难以推动举世实现1.5摄氏度温控目的,为此号令基于现实主义的国际互助和和谐努力,如通过尽职调查遏制供应链中存在的强迫劳动及环境粉碎举动,为举世应对天气和环境挑衅提供贸易解决方案。这些观点,表现出欧盟的真实盘算。
欧盟的“气鼓鼓”反映出其对举世化转型的不适。其在对华关系中的台湾、新疆、中欧投资协定批准、意识形态等许多问题中都折射出这一心态,也是需要我们格外留意的。(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欧盟“让·莫内”讲席传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